新闻中心News

玩在合肥乘雷火竞技网址地铁也能赏非遗

2025-04-29 13:04:5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木雕《福禄寿三星》、砖雕《松下小聚》、石雕《三蟹石壶》……4月25日上午,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漕冲站站厅内人流如织,惟妙惟肖的非遗展品“搬”进地铁站,让乘客近距离领略国家级非遗作品的独特魅力。记者从现场获悉,该展区今后定期更换一批展品,持续为市民带来不同的非遗体验。

  展柜内,木雕《福禄寿三星》人物神态各异、衣纹流畅,砖雕《松下小聚》以刀代笔刻画文人雅趣,石雕《三蟹石壶》利用石材天然纹理呈现蟹钳开合的生动细节……

  “没想到坐地铁还能看非遗!这个木雕的胡须都根根分明,太厉害了。”乘客姜女士一边拍摄展品、一边感叹。

  徽州“三雕”即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、砖雕、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。在地铁站现场,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首席徽州“三雕”技艺大师、徽雕第27代传人查嵘。

  他表示,此次在地铁站陈列的作品主要有,石雕三蟹石壶、松树笔筒等;木雕福、禄、寿和南瓜等;砖雕石茶台、松下小聚等。“这些作品展现了传统雕刻技艺的精湛工艺,像这套木雕福、禄、寿,人物细节处都雕刻得惟妙惟肖。”

  为何会将徽州“三雕”非遗作品“搬”进地铁站?对此,查嵘道出了其中的缘由。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徽州‘三雕’,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性发展。”

  从8岁拿起刻刀的那一天起,查嵘就注定了要和徽雕结下一辈子的缘分。在他看来,作为单一的艺术展品传播是偏小众的,要想让徽州“三雕”被更多人认识了解,就得拓宽传承之路。传统非遗不能只放在玻璃展柜里,雷火竞技要让老百姓摸得着、看得懂。

  “我们希望通过‘非遗进地铁’的形式,让传统文化从展馆走向公共空间,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‘流动课堂’。”

  “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艺术品陈列,更是非遗与现代城市空间的深度融合。”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漕冲站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将非遗作品置于公共场景,打破了传统展馆的空间限制,让“养在深闺”的古老技艺走向大众视野。

  不仅如此,漕冲站非遗展区将实行“每月一主题”的更新机制,后续还将引入蛋雕、泥塑、刺绣、剪纸、船模等其他非遗项目,打造“移动的非遗博物馆”。同时,车站还计划联合非遗大师开展“非遗体验日”活动,邀请乘客参与雕刻、拓印等互动环节,深化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。

搜索